[復古的新時代]

Fujifilm 的無反光系統的相機是個相當有趣也很值得賞玩的系列,比起許多系統強調的速度跟反應之外,Fujifilm在整個無反光鏡的布局造型復古是基本必要的元 素,而每台相機也都有著非常有鮮明的特色,諸如X-PRO1的混合式觀景窗,在類似Lieca M的外型下,也仍保有RF的取景方式跟電子觀景窗的優點(能夠即時放大對焦)。

而X-E1也是相當優秀的相機,漂亮的電子觀景窗加上導入的Q Button,更讓X-E系列重新找出電子化復古機身的新定位。

而Fuji X-T1會是怎麼樣的相機呢?



見到X-T1,你會有種走入時光走廊,有見到Fujica底片單眼相機的感覺,似曾相似卻還是不同,在復古的影子下,仍有一些設計不同,雖然是跟以往單眼 相機撥盤的設計相仿,但是按鈕配置還是會有一些現代機種才會有的設計,像是錄影按鈕,還有Q button的導入。

這其實是掛著復古操作,但是納入許多現代相機技術跟操作特性的相機。

它看起來復古,靈魂裡卻流著新時代。


▲X-T1在機頂的幾個重要轉盤,也都包含了多重的設計。ISO轉盤的下方是拍照驅動模式的調整、而快門轉盤的部份則是測光模式,而過去在傳統相機非常重 要的測光轉盤,X-T1一樣獨立出來並且能夠利用大拇指很快的調整。

[穩重的紳士風貌]

初次拿起X-T1,機身的質感跟設計上非常紮實,完全可以同意這是屬於Fujfilm在無反光機種的旗艦,它的機身寬度其實比X-PRO1來的窄一些,但 握持在手上絲毫不會感受到任何不穩固,在按鈕跟滾輪的配置上,也多是大拇指就可以按壓的位置,非常便利。

但X-T1仍舊跟X-PRO1、X-E1/X-E2這樣類型的相機略微不同,它是屬於需要雙手操作的相機,更接近SLR單眼的方式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方 式?

這台相機不只是賞玩,也不只是復古文青而已。

這是一台實用的相機,這麼設計的緣故正是為了許多的功能鏡頭,諸如超廣角鏡頭10-24mm、大光圈定焦鏡,還有未來的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。

這樣一台相機,若是只用文青風潮輕輕提起,那想必是對相機設計師的褻瀆。


▲X-T1的操作上,可以用大拇指完成許多拍攝準備,在握持上的感受也非常好。拍攝的同時,完全可以感受到信賴感跟操作的樂趣。


▲Fujifilm X-T1具備防滴防塵,但也因為如此,在按鈕下有防水隔膜,這也讓按鈕的按壓手感稍嫌不足,用指甲比較容易精細按壓到,是需要熟悉適應的部份。


▲X-T1的造型復古,有如當時Fujica單眼的模樣,在機身上也大量配備跟過去相似的機械轉盤,初期需要熟悉操作,但撥盤的感受非常好,熟悉後更能直 覺快速的調整。

[每一次湊上觀景窗,都是一場取景的饗宴]

使用X-T1有很多樂趣,最外顯的,也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復古外型跟那些個轉盤,但我必須要認真提起一點,那就是X-T1的電子觀景窗。

這是我目前使用過最優秀的電子觀景窗設計,沒有之一。

它的畫面細緻,也能針對觀看的亮度跟暗度即時作微調,擁有0.77X的放大率觀看的畫面非常大,顯示的遲滯同樣非常輕(原廠的數據是0.005秒),明亮 細緻的感受常有種讓人覺得彷彿是用光學觀景窗取景。

更可貴的,這個觀看起來舒服的觀景窗,不只是畫面大,也有一些細部設計巧妙的利用了空間,完全物盡其用。

喜歡攝影的人,這些操作與觀景窗的感受,著實讓人很享受每一次拍照的當下。


▲X-T1最讓人讚賞的除了優秀的復古轉盤操作感以外,電子觀景窗非常令人激賞,不僅細緻,觀看畫面也非常大,如果你對電子觀景窗有成見,務必試試看這個 觀景窗,絕對能一改過去的印象。




▲XT-1的電子觀景窗顯示細緻,這麼大的觀看畫面,原廠也有多種運用。上:滿版顯示、左下:一般顯示、右下:直幅顯示。


▲若說到這個優質電子觀景窗的運用,最有巧思的就是手動對焦的運用了。因為面積大,在右側可以另闢一個子畫面出來顯示合焦狀況,確實是具巧思又能運用到這 麼大顯示空間的設計。

[努力跟上的電子性能,但仍有空間]

Fujifilm的無反光鏡系統,歷經這幾台相機以來,在電子性能的部份不算特別在前段班,對焦速度跟準確度偶爾也讓人覺得不夠犀利。

X-T1這次的對焦速度跟低光的對焦準確度已經是具有非常大的躍進,已經很可以讓專業攝影者接受,唯一比較可惜的部份就是進行對焦時,畫面仍或多或少有凝 結的狀況,偶而會不知道在對焦的短暫時間內畫面更新的狀況。

X-T1支援UHS-II記憶卡,搭配支援的高速卡片時,連拍寫入可以用比較短的時間完成,這部份相當讓人讚賞。



▲X-T1具備防滴防塵,在記憶卡、電池與相關連結埠的艙口都可以看到防水膠條的存在,這也讓我們在遇上一些特殊的拍攝狀況如雨天、或者惡劣環境,對機器 拍攝上有相當的可靠與信賴度。


▲具備翻轉螢幕的X-T1,在低角度的取景也能幫助我們順利拍攝,不需要趴的滿身是泥。


[同樣優秀的畫質]

一直以來,富士原廠都宣稱APS-C的X系列在畫質上完全不遜於135片幅的機種,長久使用起來也確實可以感受到富士在這部份的努力。

我們就高ISO、明暗的演繹還有色調的風格來探究X-T1畫質這件事。



X-T1的高ISO也令人滿意,甚至在ISO 6400都還是相當讓人喜愛的畫質,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實際拍攝截圖來說明這點。


▲1/30s、F3.5、ISO64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
▲ISO6400時的原圖裁切。

那麼,富士為人稱道的Fuji color與寬容度呢?
一直以來使用Fuji相機的經驗,X-Trans感光元件確實是相當有水準,在明暗過渡的部分演繹的非常好,加上富士獨特的DR動態範圍演算法,也讓人在 使用這些相機的時候有種使用在使用底片時候負片的感覺。

細膩而舒服。

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。


▲我一直都認為富士的相機,非常適合拍攝這樣的場景,在明暗過渡之間、在光影的轉換裡。


▲X-T1依舊承襲fujifilm的色彩特色,擁有多樣化的底片模擬效果。這些個底片模擬中,負片的模擬效果尤其是我的心頭好,雖不艷麗,卻耐看。左為 Vivid模擬(RVP底片)右為Neg-Pro(負片)

[風華絕代,經典純粹]



新相機,老外觀,復古的相機在這個年代揭櫫都是。


▲1/420s、F16、ISO400、鏡頭:14mm F2.8

而每個相機廠商努力的方向也不同,有些是速度、有些是對使用者可親性、有些是電子性能、有些是新科技。


▲1/40s、F3.2、ISO64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確然,這些都是相機的要素,但回到老問題,

「我想要一台完美的相機,在哪裡?」


▲1/40s、F3.6、ISO10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在此之前,我們可回答另外一個問題。

『相機是不是跟人一樣,有著不同個性?』


▲1/150s、F4.5、ISO4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答案是肯定的。

相機的設計也讓它們擁有不同的個性。


▲1/90s、F4.0、ISO4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但即便是擁有不同的個性,最終的回歸還是要來到拍照這件事情。


▲1/125s、F4.0、ISO4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按快門這件事情一直很簡單,但拍照卻不容易。


▲1/150s、F5.6、ISO4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一步一步,按下快門前的操作、對世界的感知,最後才是光影的描繪。

這些歷程構成了我們拍照的成果,也形塑了我們拍照的樂趣,驅使我們一次一次的按下快門。


▲1/150s、F4.5、ISO4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對富士而言,他們相當重視的一點正是拍照的成果,還有拍照時候的樂趣。

這樣的中心思考方式,造就了X-T1這麼一台相機出現。


▲1/40s、F3.6、ISO5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回到第一個問題。

X-T1它仍舊不是一台完美的相機,但是很確定的,這會是一台需要理解、探究、最終可以發現並且沉浸耽溺其中的拍攝節奏樂趣。

是那樣的相機。


▲1/420s、F6.4、ISO4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這樣的出發點,我相信是屬於富士的堅持,種種的細節皆由此衍生。

這些復古的撥盤、舒服而明亮的取景方式、更像底片的色彩演繹,都是種種的細節。


▲1/80s、F3.6、ISO4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這些堅持,這些設計的細節,造就了X-T1這樣的經典純粹。

一場風華絕代。


▲1/900s、F8.0、ISO400、鏡頭:18-55mm F2.8-4

[妳所擁有的大眼睛]

隨著X-T1的上市,富士也跟著推出了56mm F1.2這顆鏡頭。



初拍的感覺非常棒,不會過高的反差,優秀的描寫力,搭配原本X-T1的影像魅力,是這個焦段非常優秀的鏡頭。來看看幾張搶先的照片,先賣個關子,後續在看 看編輯部的鏡頭專題吧!


▲1/140s、F1.6、ISO400、鏡頭:56mm F1.2


▲1/140s、F1.6、ISO400、鏡頭:56mm F1.2


▲1/40s、F2.0、ISO800、鏡頭:56mm F1.2